本报编辑熊悦
2025年,第一家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的银行可转换债券诞生。1月21日晚,苏州银行宣布,自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21日起,苏州银行股价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前“苏行可转换债券”转换价格的6.19元/股的130%(含130%,即8.05元/股)。根据相关协议,已触发“苏行可转换债券”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因此,银行决定行使“苏行可转换债券”的提前赎回权,赎回所有在赎回登记日登记的“苏行可转换债券”。
苏州银行建议,“苏行可转换债券”的赎回价格可能与停止交易和停止转换前的市场价格有很大差异。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转换股票,他们可能会面临损失。
事实上,从公开数据来看,近期“苏行转债”转股步伐明显加快。Wind数据显示,2024年12月31日,“苏行转债”转股近1092.95万股,远远超过前一个交易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行转债”累计转股比例接近21%。
编辑注意到,“苏州银行可转换债券”的转换率预计将进一步提高。根据苏州银行1月8日晚发布的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公告,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发展集团”)基于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3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立辉告诉《证券日报》编辑,国发集团可以选择购买“苏行可转换债券”,将其转换为股份,实现增持目标。这样既能达到自身增持的目的,又能有效提高“苏行可转换债券”的转股率。
可转换债券一般可以通过转换、强制赎回、到期赎回、回售等方式退出。如果通过转换退出,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因此,转换也是银行“流行”的退出方式。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13种银行可转换债券。成都银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成银可转换债券”去年触发强制赎回,并将于2月6日退市。此外,今年还有两家银行可转换债券将告别可转换债券市场,即中信银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中信可转换债券”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浦东发展可转换债券”。
“银行可以通过改善业务业绩、优化业务结构、加强市场沟通来加强市场价值管理,促进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当股价明显高于转换价格时,转换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田立辉说。
“总的来说,这是上市银行转换可转换债券的好时机。”深圳市前海排网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理财规划师姚旭生告诉《证券日报》编辑,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2024年银行业整体表现突出,股价全年上涨近40%,使银行可转换债券正股价接近或超过可转换股价,甚至触发强赎回条款,为转换股票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在股价上涨的背景下,股票转换变得更具吸引力。第三,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和政策对银行业的支持不断改善了银行的基本面。这种环境为银行可转换债券转换后的股票表现提供了支持。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