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昌校宇方凌晨编辑
1月22日,《证券日报》编辑从公开发行机构获悉,在1月20日上海科技创新板综合指数(以下简称“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及其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后,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柏瑞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瑞信基金)、博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基金”)等12家公募机构的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获得批准,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板的投资工具矩阵。
首批12家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从1月13日申报到1月22日获批,仅用了10天时间就跑出了“加速度”。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金泽宇告诉《证券日报》:“跟踪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产品的批准,让更多投资者通过指数工具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红利。同时,通过指数产品布局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也有利于改善创业“硬技术”企业的融资环境,使更多资源倾向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作为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另一个重要宽基础指数,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定位于综合指数中,充分反映了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证券的整体表现。工业银行瑞信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许多公开发行机构向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报告,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委员会公司的积极乐观态度。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兴产业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的推出,有望继续为科技创新委员会引入增量资金,更好地服务于新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需要,帮助资本市场投资方面的改革。
近年来,ETF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产品数量和规模继续增长。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认为:“ETF具有交易成本低、风险分散、运营透明、交易方便等优点,首批ETF综合指数,不仅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参与优质企业投资渠道,也有望继续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
随着指数投资的快速发展,公开发行机构也在继续增加指数基金的布局。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实验领域”,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市场认可度的科技创新企业。因此,公开发行机构已经布局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相关指数基金。
博世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近年来,博世基金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关指数产品的布局。目前,该公司的指数产品已覆盖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大部分指数。”
展望未来,华夏基金相关人士认为,随着首批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的批准,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公开发行机构推出相关产品,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投资生态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综合指数ETF有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