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行书丧乱帖·二谢帖28.7cm×日本宫内厅三之丸63cm纸
1961年井上有一张孝纸
主持人:康守永(中国书画杂志总编辑)
嘉宾:马晓(中国国家画院原学术主持人)
姜寿田(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美术学院教授)
白景峰(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人民画报书画院秘书长)
康守永:书法是形式和内容叠加的总和。在当代,虽然行业组织、学术界和教育界努力倡导书法家既有艺术又有文学,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在创作时写更多的诗歌和文章,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最重要的展览,它的复制和记录基本上也是古人留下的辞职章节。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主要审视笔墨的形式、外壳和风格魅力。因此,书法寻找变化的重点是点画结构的创新和追求。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在动作形式和写作材料上做了更多的尝试,如射击、咆哮、竹竿、人体等。对试验者动机的积极解读是先锋实验,是书法发展的初衷、使命和道德探索;另一种观点是期待在书法家中找到或建立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是一个符号、标签、IP,都可以。
从舆论的反映来看,书法行业的状态是:活泼、纠纷,甚至观点不同,尖锐的对立。在邵燕先生的“射击书”成为谈话,曾翔先生的吼叫书不断引起观众在“我们媒体”传播中的兴奋呼应或蔑视虐待的同时,人们总是比较王勇教授的“艺术书法”和孙晓云主席的“书法艺术”的概念。“艺术”和“书法”这个词的不同侧重点带来了不同的创作方向和概念,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最近的热点已经转向了王东龄先生的天津书法展览。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和你们交流一下。在我的理解下,每个人都更理性,尽管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在我看来,许多书家的实践是艺术、当代、创新等概念指导下的必然取向。王冬龄先生对此最为鲜明。事实上,当代中国书法的现代探索应该受到一批以日本现代书法家为代表的书法家的影响。中国书法家在20世纪的国际影响力远不如日本同行。吴冠中先生说:“井上有一位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王冬龄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得到了书法家的启发。他说,井上有一个“不仅是20世纪日本书法的奇迹,也是全球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他从小学校长变成了世界上“现代艺术50年”的代表性艺术家。井上有一种书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写。井上有一个艺术身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井上有一位现代艺术领域的骁将从书法冲出来。当然,王冬龄先生可能不想简单地复制它,所以他在材料(如竹子、人体、玻璃)和表达方式(重叠和涂鸦)上找到了自己。再加上王先生学术身份的权威性、职业地位的突出性和社会影响的普遍性,今天的人气和关注度都很高。你怎么想呢?
马晓:这里有一个问题:你需要什么样的“现代”?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探索性书法实践的目的基本上是赋予书法“意义”(当然是“现代”意义)。原因是整个传统书法都是基于无目的的书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实用的书写。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书法的意义不够明确,人们过于坚持技能和旧形式。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书法的存在显然不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情绪或反映现代生活的情况,所以有些人采取行动,想要改变和做出贡献。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合乎逻辑的。
在我们的概念中,总有一种误解:所有的文化都需要“现代”。事实上,有些文化,有时与这个时代的面孔保持距离,可能越“现代”。书法也有这个特点——它的“现代”是它的“反现代”!
为了追求所谓的“现代性”,你把书法变成了现代水墨画。这对绘画界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书法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成功了,那是值得称赞的。恐怕最后,你的书法水平急剧下降。更糟糕的是,绘画界不接受你。
姜寿田:艺术和时代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每个时代都试图通过艺术变革和创新来超越时代,进入历史。这是艺术理想和信仰的召唤。进入现代,艺术审美的现代性和当代价值追求是问题中应有的意义。但什么是现代性呢?如何表达和实现现代性?现代只是一种风格形式吗?还是指人类的现代性?艺术现代的实现只有在人们实现现代之后才有可能,还是只停留在笔墨的形式上进行翻新?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链。如果你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书法的现代实践只能误入歧途。
马克思·韦伯对现代性的定义是消除魅力、城市习俗、部门制度和理性。其中,西方现代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启蒙是现代启蒙的主题)和工业革命奠定了现代基础。它是植根于西方文化母亲的内部发现现代性,而中国的现代性是被强迫的现代性。在挑战和挑战的历史形势下,中国社会被迫走上现代之路。
因此,由于中西现代性的不同历史情况和根源,其现代性本身就表现出历史差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现代冲动表现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走拉丁拼音之路,废除文言文,倡导白话文。在艺术领域,倡导艺术革命,用西方现实主义取代传统文人画。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中西文化再次融合碰撞。中国艺术界对什么是现代性、中国画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有着理性的历史关怀和新的认识。20世纪中后期开始探索当代书法的现代性。很难准确定义当地书法的现代自足。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受日本少字数派和墨象派影响的本土少字数派应该是重要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其现代书法创作以汉字为主体边界,加强了结构、势头和墨水的变化,而不是滑向颠覆汉字的脉搏。例如,邵岩的现代作品最具代表性,也代表了当地现代书法创作迄今为止的最高成就。他与一些抛开汉字的本土现代派书家明显不同。而且邵岩最终抛开汉字写作,走向“射墨”这一西方现代抽象选择,是一种特别的遗憾。这一点完全降低了当地现代书法的创作水平。
作为当代草书的代表人物,王冬龄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闻名于书坛。客观地说,王冬龄是当代传递“草圣”森林分散脉搏的草书人物。如果他坚持古典草书的脉搏并进行改革和转型,他无疑将成为当代草书史上的一个重要城镇。然而,观念上的激进和创新使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的道路,改造了自己的草书。他从西方波洛克现代抽象“草书”中学习,创造了“乱书”,并声称“乱书”是他对草书史的独特贡献。一些追随噪音的人也不知名地激励他们。
就书法本体而言,当地书法模仿和混合西方现代抽象主义基本上相当于本体的丧失。如果本体已经丧失,书法如何显示其存在?”毫无疑问,在中国,现代性仍然是一个问题。”
白景峰:“现代书法”起源于日本,代表书法家有井,手岛右清,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少字撕裂,夸大现实主题,复杂的人类情感,但底线仍是“汉字”,有些作品仍有严格的草法,如手岛右清“崩溃”。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现代书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因此,手岛右清也成为了一名世界性的现代艺术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法迎来了刚刚复苏的现代“启蒙”。书法界的大多数人对书法“无知”,但却遭遇了外国艺术的强烈“入侵”。因此,日本的“现代书法”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掌声和拥抱。当时,王学忠和谢云都在热情地学习和实验。但进入21世纪后,“现代书法”迅速退出日本和中国,以至于“现代书法”几乎消失在今天严肃的中国书法展览和论坛上。为什么会这样?这与欧美现代主义艺术“现在不如过去”和“现代书法”失去其成长的“国际支持”有关。深层次的问题是传统书法的全面复兴。“现代书法”过于肤浅和简单,没有太大的价值可以继续研究。然而,有些人永远无法摆脱“历史悲剧”。他们继续高举“现代书法”的旗帜,突破“现代书法”底线,推出非汉字系列,以“射击”、“咆哮”、“混乱”的极端行为艺术方式表演“书法”。在当代人远离汉字写作、书法成为模糊记忆的键盘时代,突然,“乱书”、“吼书”、“射书”以“书法”的形象诞生,进入亿万人讨论书法的视线,真是令人遗憾。
几百年来,“现代”风靡全球,主要针对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治理。面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是对的,但3000年的书法呢?渣滓是什么?什么是落后的?如何走向“现代化”?我没有发现书法是腐朽和落后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太晚了,无法理解和复兴它。为什么要把书法推向一种说不出的“现代性”?许多年前,我看到朱中原先生的一篇文章,说“书法的现代性是一个错误的命题”。我同意这一观点。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