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舒雅疆
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和养殖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a股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渐改善,促进质量提升发展,维护行业供需平衡,成为新阶段企业经营的重点。自11月以来,许多养猪业上市公司披露的投资者研究信息显示,企业对扩大生产仍保持谨慎态度。同时,生猪养殖企业在成本优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部分企业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以下。
一些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的生猪生产能力处于正常范围,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调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展望未来,生猪养殖业将更加注重供需平衡、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提高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
生猪供应充足
在经历了猪周期反复磨底带来的巨大压力后,养猪企业更加重视行业的供需平衡。虽然大多数养殖企业已经盈利,但从11月份许多a股上市猪企业接受投资者调查的声明来看,这些公司在规模扩张方面仍然谨慎。
在本月举行的证券公司战略会议上,温氏股份表示,目前行业整体生产扩张更加谨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方向转变,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目前,“我们还没有了解到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这可能是由于养猪业风险高、投资成本高、当前生猪价格吸引力小等原因造成的。据牧原股份介绍,公司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期,未来新增产能建设速度将比前期“放缓”。在谈到资本支出计划时,ST天邦表示,“没有新的产能计划”。新希望还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最近“没有大规模复产扩产”。
从行业角度看,生猪供应充足,产能可能保持缓慢恢复。上海钢铁联合会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吴琳琳告诉《证券日报》:“根据农业和农村事业部的监测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末可繁殖的母猪数量为4062万头,相当于正常所有权的104.2%。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在正常保有量的92%至105%之间。总体而言,生猪供应仍然比较充足。”
华安证券认为,今年以来,行业补栏热情疲弱,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能繁殖母猪数量逐月略有增加1.2%、0.6%,而第三季度末上市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5%,仍保持较高水平。预计2025年猪价将得到支撑。
注重降本和智能化发展
从价格趋势来看,未来生猪价格可能会保持波动。吴林林认为,2024年底生猪价格波动较小。虽然进入肉类消费旺季,但市场供需双增,预计生猪价格将窄幅波动。
吴林林说:“预计猪肉市场的供需关系将进一步调整。如果育种规模继续稳定,预计猪肉价格将保持在成本以上。根据目前生猪产能和周期变化,2025年生猪价格低点可能出现在3月,高点可能出现在11月。”。
从养殖方面来看,在谨慎扩大产能的同时,企业更加注重成本优化和智能化发展,许多企业的“成本降低”取得了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0月,牧原股份养猪的全部成本降至13.3元/公斤,其中优秀场线养猪的全部成本降至12元/公斤以下。温氏股份10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7元/斤左右,公司初步规划2025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5元/斤以下。10月份超级明星农牧商品猪的完全成本保持在7元/斤以内,2025年商品猪的完全成本目标为6.5元/斤。
同时,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根据8月份新希望披露的固定增长计划修订草案,公司计划为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治和数智化升级项目投入27亿元。通过升级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将提高养猪场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殖效率,进一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巨星农牧计划在数字智能建设项目上投入1.7亿元筹集资金,促进生猪养殖业务的优质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管理的发展,生猪养殖企业将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加对智能化和自动化养殖的投资。同时,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间的合作和并购也将增加。”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汉说。
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袁帅告诉《证券日报》:“生猪养殖业需要更加注重供需平衡,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应对市场波动。同时,养猪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将使养猪业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