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上海莱士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20.06亿元,归母净利润5.6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7.76亿元,同比增加3.29%,货币资金余额达到40.37亿元,同比增加35.35%,现金流稳健向好,展现了公司血制品业务的强劲发展动能。公司依托核心优势实施资源整合优化,深挖业务潜能,夯实发展根基,同时全面推动企业经营质量与规模效益的协同发展。
浆量稳步增长,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血制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属性,政策壁垒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头部企业的采浆量合计占据国内总量的80%以上,“马太效应”显著,而原料血浆的特殊性和稀缺性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逻辑,单采血浆站的数量成为现阶段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
作为国内血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莱士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不断扩充浆站资源,采浆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3月27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不仅可以直接获得湖南省内的优质浆站资源,还将整合南岳生物的研发管线。太平洋证券认为,南岳生物拥有的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多项在研产品管线将与上海莱士现有优势资源形成协同与互补。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将新增9家在采浆站,总浆站数量有望超过50家。
根据万联证券预测,南岳生物正式纳入公司血制品业务版图后,上海莱士采浆量将增长18%以上,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公司采浆量依旧占据行业领先位置,为业绩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采浆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构筑血制品业务长期护城河
在血浆量一定的情况下,从血浆中提取出的产品种类越多,血浆利用率就越高。在浆站存量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血制品行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技术能力,即血浆综合利用率。
除了单采浆站数量提升带来的新增采浆量,血制品行业的另一大竞争核心优势在于采浆效率。近年来,上海莱士通过优化浆站管理和技术升级,浆站采浆效率持续提高。此外,上海莱士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根据西南证券公布数据,上海莱士2024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216批,同比增长8.54%;静丙批签发177批,高附加值产品如凝血因子Ⅷ和PCC(凝血酶原复合物)批签发数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8.13%和200%。目前,在产品种类数量上,上海莱士覆盖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12个产品种类,在国内行业并列第一。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增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
“脱浆”“拓浆”齐步走战略略显成效,使得上海莱士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行业趋势下,能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凭借领先的采浆规模、高效的生产运营以及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