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繁花》迎来了大结局,繁花众生的故事暂时落下帷幕。而屏幕外,从开播起,这部历时6年筹备、3年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多次冲上热搜,不仅唤起了老一代人对于上海的回忆,同时也带动了众多剧迷、书迷的上海旅行热。
电视剧《繁花》中黄河路视频截图
如今,打卡《繁花》剧中同款景点已经成为旅游热潮。例如,和平饭店的英国套房即便涨价到1.68万元一晚,也一房难订;剧中“至真园”所在地的“苔圣园”年夜饭更是一桌难求,包房预订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此外,排骨年糕、鸡脚爪、定胜糕等《繁花》里一众上海美食,也受到了市民游客的热捧。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随着《繁花》的热度不断攀升,上海的旅游热度也显著上涨。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5日,和平饭店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415%。除了和平饭店,其他剧中出现的酒店,如上海国际饭店搜索热度环比上涨61%,上海花园饭店热度环比上涨55%。另据携程平台数据,《繁花》开播至今,上海私家团和跟团游产品的预订单量分别环比增长75%、3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影视剧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为目的地带来新的关注和流量,从而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深圳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杰武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通过影视作品带火相关城市已经成为常态,但没有热度会永远持续,流量的加持只是机遇。因此,如何在热度消退后保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是其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兴衰黄河路
作为《繁花》中多次出现的重要地点,人们重新关注起了上海黄河路。
市民纷纷打卡黄河路。中新社发 严大明 摄
“我们小时候,只有很重要的日子才会来黄河路下馆子,后来这里突然没落了,和寻常的街道变得没有两样。”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的周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周帆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时候从他家到黄河路,步行只需十多分钟,即便成年后多次搬家,也始终住在黄河路附近。“黄河路是上海人的脸面,过去谁家的亲戚来上海,即便吃不起黄河路上的馆子,也会带去转一转。”
关于黄河路的介绍,《繁花》第十集第10分钟的旁白有这样一段话,“1993年的黄河路,755米长的一条街,开了一百多家饭店,每天晚上吸引着无数大款来这里消费,单单这一年,数以几十万计的洋酒灌进这些上海喉咙。”
黄河路筑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初名东台路,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称派克路(Park Road),1943年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黄河路与美食的渊源,和1992年一封外地来沪出差干部的来信有关,信中反映南京路附近饭店太少,排队的人还多,没有地方用餐。此信引起了当时黄浦区人民政府的重视,遂开始黄河路美食街的改造建设。1993年9月30日,“黄河路美食街”成立,彩色灯牌矗立于路端,美食街建成初期有餐饮店41户,其中个体餐厅8户。
1995年,黄河路美食街开始进入发展期,电梯、大型招牌、霓虹灯、广告灯箱等陆续出现在街上,霓虹闪烁,犹如一个“小香港”。据当年统计,1996年到访黄河路的中外宾客达100多万人次。
对于黄河路的盛极而衰,2021年出版的《上海市志·服务业分志·商务和居民服务业卷(1978-2010)》中的专记《上海三条美食街:乍浦路、黄河路、云南南路》作了一些分析。文中认为,黄河路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放搞活的大潮中,衰落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纪之交,黄河路的营业压力剧增,曾出现当街拉客、恶性打折等现象,各家饭店自发成立的“黄河路美食街行业协会”也无良策。
2003年“非典”疫情使黄河路再遭重创,店铺减少到二三十家,一些饭店多次易主或改做小吃店、外贸店、旅馆。不少业主分割铺面,租给多家小店,导致产权复杂、业态凌乱,营业环境越来越差。该文将黄河路的盛极而衰总结为四大特征:特色菜品不再鲜明、硬件设施老旧、功能过于单一、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曾经“没落”的黄河路,应该也未曾想过有一日会因为一部剧的爆火而再次引发关注。
1月9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黄河路因为打卡拍照的游客过多,不得已装上了红绿灯。此外,“造谣生事者”也嗅出了“商机”,以至于“繁花Citywalk(城市散步)收费3公里520元”的传言,连续多日登上热搜。
“繁花效应”在上海持续,黄河路增设临时红绿灯确保道路畅通。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不过,在周帆看来,即便黄河路因为《繁花》再现人头攒动的景象,但和三十多年前还是没法比。“那时候的人比现在还要多,夜里两三点路上都很热闹,还经常有香港明星来站台。”
新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剧中故事的另一重要发生地,上海老牌五星酒店和平饭店也再次走红。
和平饭店位于南京东路,酒店本身是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从酒店窗外可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
和平饭店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1929年,一位英籍犹太人在上海外滩建造了一座饭店,并命名为“华懋饭店”。90多年过去,如今它以“和平饭店”的形态依旧屹立在外滩边上。
上海和平饭店门头成游客热门打卡地。中新社发 王冈 摄
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她的《成为和平饭店》一书中如此写道:“没有一座纪念碑,能比和平饭店更胜任来做上海的纪念碑。以一种大饭店开放的,单纯的,见多识广的方式,勾连与证明一个个沧海桑田的旧时代,这是任何一座单纯的纪念碑都无法比肩的丰富与真切。”
可以说上海滩的风云故事,百年来的名士风流,都被凝缩在了这里。
《繁花》剧中出镜率极高的和平饭店英国套房成了“热门产品”。
和平饭店前台工作人员表示,该套餐每日供应20份,中午和晚上各10份,要提前打电话预订,目前预订的人较多,已经订到十多天之后了。
与此同时,排骨年糕、鸡脚爪、定胜糕等《繁花》里一众上海美食,也跟着“水涨船高”。据美团外卖数据,《繁花》开播以来,排骨年糕成为平台搜索顶流,搜索量暴涨937%、外卖订单量周环比增长300%,泡饭外卖订单量也暴涨150%。
王笑宇认为,当下人们对于旅游的期待,更加重视整体的场景和主题IP所带来的体验和活力。同时,随着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的增长,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导致了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的两极分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品设计都意味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近年来,影视作品的热播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例子频现。
2023年1月,张译、张颂文主演的电视剧《狂飙》热播,使得全国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该剧取景地广东江门。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狂飙》开播后,江门搜索热度月环比增长近130%,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订单量较《狂飙》开播前增长近5倍。
《狂飙》对江门文旅的带动作用还出现了“长尾效应”。以2023年国庆假期为例,江门在8天长假中共接待游客50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49%和156.77%。吃猪脚面、探访经典骑楼……跟着《狂飙》游江门,打卡剧中经典和同款美食,是大部分游客来到江门的明确目标。而此时距离《狂飙》收官,已有8个月的时间。
回到《繁花》本身,其是否能延续黄河路的繁华,恢复和平饭店往昔荣光,为上海旅游增添新的人文元素?刘杰武认为,虽然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在短时间内对相关场景或剧中美食产生追捧效应,但这种影响往往持续性不足。不断涌现的新爆款作品会削弱旧作品的影响力,导致其带动效应下降。
他指出,虽然经典场景、景区、酒店、美食等可以趁着作品的热播期提高影响力,甚至提高价格,但需要清楚这种热度会逐渐退去,流量加持只是一时机遇,核心问题在于需要提升城市自身的文旅品牌竞争力。
此外,刘杰武还提到,有些地区可能会试图将影视剧中经典场景打造成旅游景点,这涉及影视剧IP向现实景区转变的问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景点景区开发等问题,需要专业统筹。“毕竟从影视作品到真正能够适合运营的景点景区,还有许多专业问题要解决。”他说。
王笑宇提醒,某一旅游目的地火爆后,需要注意旅游过度发展可能会对当地社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表现为挤占公共资源、影响居民生活,以及过度倾斜的旅游资源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因此,需要从主客共享的角度出发,促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保护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维护社区的和谐发展。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共进,避免强占资源挤压其他产业,实现商业化和非商业化发展的平衡。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于网络,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内容侵权、投诉举报投诉邮箱:Jubao_Times@163.com